刘家庄镇 - 基础设施
刘家庄镇 - 农业发展
刘家庄镇 - 工业发展
青岛针织八厂是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生产汗衣的定点厂家。1982年筹建,厂区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规划布局得当,庭院设置合理,假山、鱼池、花草、树木相映生辉,美观大方,被青岛市授予“花园式单位”。设漂染、成衣、印花、机修五个车间。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自备12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水塔一座,2吨锅炉2台,水、电、汽充足。主要生产棉针织──32S纯棉精漂男女背心、汗衣等系列产品,年产能力400万件。规格齐全,质量优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丹麦等国。先后被授予青岛市先进企业和省系统级先进企业,誉满城乡。
即墨市建筑五金厂厂区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地理位置极佳,规划布局合理,是一个环境优美,设备齐全,水电充足,区域宽敞的生产厂家。
建筑公司
建筑公司建于1986年,现有职工800人,年承建能力3万平方米,产值1千万元。公司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拥手固定资产达359万元。建筑机械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分10个施工队,横跨青岛、即墨、莱西三大建筑市场,承建工程优质率高,在建筑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150万元,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组织出口业务。
刘家庄镇 - 招商引资
转换思路找出路
素有“西北大洼”之称的刘家庄镇与莱西、平度市接壤,位置偏远,属于典型的农业镇。原有的几家市属企业改制后举步维艰,新发展的民营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基础十分薄弱。2003年全镇人均储蓄167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镇财政收入也一直徘徊在六七百万元左右。要实现财政增加、农民增收目标,出路在哪里?
为统一全镇党员干部思想,该镇选取了胶州市杜村镇作为学习典型。杜村镇的区位、人口、经济结构等都与刘家庄镇相似,近年来先后引进了青岛一木、金羽木业等20多个项目,从胶州市的落后镇一跃发展成为先进镇。镇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村庄党支部书记、驻镇市直部门先后三赴杜村学习考察。每去一次,镇村干部都受到很大的触动:杜村镇能够成功招商,刘家庄镇一样可以办到。
2007年春天,刘家庄镇一举引进了部分产品属省内空白的德克电子和国内钻石加工的龙头企业-京华饰品这两个高附加值、高税收、高就业项目。已开工建设的投资2000万美元的服饰企业年底即可投产,投产后用工将达到5000人。京华饰品有限公司还准备将分散在省内其他地区的加工点全部搬迁到该镇,实行组团式发展。大企业的带动效益也将逐步突现出来。
刘家庄镇独一无二的五大招商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5万多亩土地肥沃无污染,农产品丰富;大沽河、五沽河穿镇而过,水资源条件优越;有全市唯一的水泥厂,沙、石、水泥等资源丰富;两条省道横穿全镇,有全市三处铁路货运站之一的姜家坡货运站,运输条件优越。围绕五大优势,该镇把招商重点定在四个方面,即在引进劳动密集型,新型建材、铸造、锻造、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和农字号项目上下功夫。
依托优势找定位,围绕定位抓招商,使该镇招商成功率大为提高。青岛大地长青食品公司,主要从事脱水蔬菜加工,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年可加工1.2万吨蔬菜。因为看好了刘家庄镇已成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充足的水资源优势,该公司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里落户,公司还计划在当地再建设一个5000亩的蔬菜基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该镇协调相关部门,利用原农副产品加工厂,引进了投资2000多万元的金羽木业;利用迪尔牧业征而未用的土地,引进了青岛德克电子有限公司;利用原青岛针织八厂的闲置厂房,引进了投资1000多万元的青岛多源发精密锻造有限公司;利用原草点厂闲置土地,引进了投资500多万元的一个铸造项目……一宗宗“死地”活了起来,闲置土地资源找到了新"婆家"。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以后,刘家庄镇“软硬兼施”下大力气打造招商平台。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重新修订了小城镇发展规划,设计出项目区、生活区,修建了4.6公里长的镇内道路,完善了供水、供电和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项目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城镇形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打造出优良的投资环境,外来资金也为城镇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两者互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在改善招商硬件的同时,该镇领导抓住“软条件”不放:无论客商有什么需求,党委、政府都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制定办事时限自我加压,竭力提高办事效率。企业安全生产、招募员工、技能培训等本与政府无关的事情,该镇领导也放在心上,西北洼人淳朴真挚的感情感动了客商,许多外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考察洽谈。德克电器公司用电需求高,在全市电力紧张的情况下,该镇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先后两次到省电力集团公司帮助争取用电指标,保证企业不停电。目前,该项目进展非常顺利,一期工程1.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并于5月份已正式开工投产,第一年可实现产值6000万元,为当地提供300个就业岗位,明年产值可达2个多亿。
刘家庄镇 - 信访工作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工作中,该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子。一是领导重视,常抓不懈。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真正把信访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建立了信访工作七项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领导体制。主要领导公开接访、包案处理信访问题。二是镇级领导和部门站所负责人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工作线上的信访问题。三是分片管理,落实责任。全镇划分为3个工作片,明确分工,每片有一名包片书记,配备2-4名包村干部,实行片长负责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难事不出镇,把矛盾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防范网络,超前介入促稳定。该镇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健全了镇、片、村、组四级调处网络,并对排查调处责任进行了具体规定,坚持召开好三个会议:一是每月的10日、20日、27日召开三次镇调委会和矛盾纠纷排查协调会。二是镇信访办每月28、29日分片召开各村信调主任例会。三是每双周召开一次包村干部、单位负责人会议,对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及可能导致上访的问题逐一排查登记,建立台账,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将责任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由信访办立案督办,限期解决。在健全网络的基础上,又组织了6个工作组,深入村庄农户,进行排查摸底,共排查发现30多个问题,对每一问题都进行了认真梳理,落实了责任,限期解决,为下半年全镇28个村庄“两委”换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抓“源头”理顺关系,化解矛盾。
刘家庄镇 - 历史名人
乔范是刘家庄镇埠东村人,因医术高明而扬名乡里。大约在明末年间,登州府总镇的母亲得了重病,久医不愈。后来,听说乔范医术高超便派役人来请。乔范前往,评脉确诊是肺内长瘤,便对总镇说,病瘤要除掉,必须取用她平日最喜用之物。总镇想了一会,母亲最喜欢的一件东西就是一个玉碗,于是商量,老母用药时,即以此玉碗盛水喝。主意定后,乔范便出药方、煎药,忙活得汗流满面,总镇即用玉碗盛上水端给乔范喝茶,乔范一再推让,总镇端碗不放,乔范作出生气的样子,将玉碗打翻在地,摔得粉碎。老母见此情,竟认为乔范无理,不识抬举,又将心爱之物打碎,便火冒三丈,起身大骂乔范。这时候,乔范立即让总镇端药让母亲服用,结果药到病除。乔范说:老母病在肺内,如不用此法激之便用药不到,病不能除。总镇老母病愈,非常感谢乔范。住了几日,乔范要回乡,总镇立即备了车轿送乔范。走了一程路,遇见一美女在湾岸洗衣裳,便对差役说:你想喝酒,现在有人设宴。便叫差役过去把这洗衣女子抱起转三圈扔下。差役照此做了,女子哭着跑回家去,叫出二十多人围住车轿要动手打人。乔范便向来人说明,因这女子身患黑豆病,久隐不发,不用此法激之将死在旦夕,来人立即回到家里,见女子果然出了一身黑豆,便宴谢乔范、差役救命之恩。从此,乔范被人们称为“神医”。[